論文
臺灣錄像藝術的肇始及其發展 —以錄像藝術的類型化作為問題意識 (陳韋綸)
書籍編碼: 108-10
中文題目: 臺灣錄像藝術的肇始及其發展 —以錄像藝術的類型化作為問題意識
英文題目: The Beginning of Taiwanese Video Art and its Development—The Problematics of Video Art on Categorization
研究生: 陳韋綸
指導教授: 王俊傑
發表時間: 109年7月


摘要:
自六〇年代由歐洲開始發展的電視藝術,隨著活躍於國際的藝術家與藝術觀念流動,使得世界各地開始關注相關藝術活動,特別是惠特尼美術館在1982年舉辦白南準大型回顧展後,錄像藝術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受到肯定,而在社會逐步走向開放的臺灣,藝術雜誌開始以報導形式介紹相關作品及展覽,與美術館相繼邀請法國、日本、荷蘭與德國等錄像藝術展來臺展出,同時臺灣藝術家亦開始在影像實踐中回應社會現實。在2015年孫松榮於關渡美術館策畫的展覽——「啟示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該展覽以八〇至九〇年代的動態影像作品為主,試以此方式對臺灣錄像藝術史進行想像與重構,雖然在其架構中能看出錄像藝術作品在該時期的全貌,但在以類型為主導的展演中,卻難以察覺錄像藝術在臺灣面臨的政治文化、社會情境與其發展歷程。

本論文首先以歐美地區藝術家對立於大眾媒體的姿態作為切入點,探討自現代主義觀念催生的電視藝術,引起各區域藝術家開始在影像技術中拓展錄像藝術的可能性,及其後興起的藝術結合科技的浪潮,成為科技高度發展國家追求的新藝術形式。第二章探討臺灣在八〇年代的戒嚴時期下,電視與影像環境引發的爭議,藝術學界開始反省自五、六〇年代受西方影響的現代主義藝術,與美術館與藝術雜誌引進的新藝術形式,藝術家便是在如此的情境下展開影像實踐。第三章以高重黎、陳界仁、王俊傑與袁廣鳴作為對象,分析他們前期實驗階段與政治批判性的影像作品,以及藝術家如何通過作品展現媒體衍生的歷史、身份認同與資本主義的命題。第四章則分析錄像藝術從技術到反思影像的轉變,藝術家藉由攝影、影像機器到動態影像等發展過程形塑出影像美學。最後,筆者發現到藝術家除了不會刻意區分媒介的差異,反倒透過影像思考媒介存續於社會的問題,因此在探究作品時必須參照藝術家身處的脈絡與使用情境,才能夠理解影像在作品中的意義。


關鍵字: 藝術史、錄像藝術、動態影像、影像美學、影像機器
ADD112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No.1, Xueyuan Rd., Beitou Dist., Taipei City 112, Taiwan
TEL+886-2-28961000#3142~3145|FAX+886-2-77507254|EMAILtnua.newmedia@gmail.com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版權所有 | Copyright©2019 Dept. of New Media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made by FATCHUN Website System|design by Chan Mi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