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連同書面報告
111-16 薄影像:建築、圖像、投影的論辯(何昆瀚)
書籍編碼: 111-16
中文題目: 薄影像:建築、圖像、投影的論辯
英文題目: Inframance-Image: The Analyse of Architecture, Picture and Projection
研究生: 何昆瀚
指導教授: 王俊傑
發表時間: 112年7月
摘要:
自杜象的現成物出現後,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在視覺上的差異開始無法分辨,藝術作品不再訴諸於視網膜上的效果,開始尋求與包裹住它的美術館(白盒子)在語境上的突破;而白盒子為了服務藝術作品也透過白色油漆與燈光以及美術館的藝術機制,替建築空間營造出現代展示空間的語境,這樣的語境將建築的「物質材料」給抹除,轉變成均質且去脈絡化的「影像場域」,這造成了我們去美術館看藝術作品時,雖然身處在建築空間內,卻反向的去解讀空間:這個空間所包含的一切以及我們對空間的質疑都將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這種文化上先於經驗的期待成為美術館的圖像,
我從自身建築系的學習經歷出發,重新思考我們是如何用運用習得美學技術,將「建築」、「繪畫」、「投影」在物質層面上的身體感知,解讀成文化領域的「幾何秩序」、「想像性圖像」與「虛擬影像」。並且透過「影像」在這些不同對象與意識對象之間過渡的相同與差異,探究影像自身的圖像性(picture)。
第一章我以「建築如何對抗象徵性」來解釋「建築的觸覺性視覺」與「影像的象徵性視覺」在文化經驗上的迥異;第二章透過海德格的「混搭侵越(empietement)」與羅莎琳·克勞斯的「後媒介(post-medium)」,來比較繪畫影像與攝影影像的觀看方式在感知辯證上的差異,說明我們是如何把媒介上光學的再現看作是肉眼的再現;第三章透過「投影光源」的分析試著提出一種新的影像概念,探究影像要如何與乘載他的媒介還有他指涉的內容分離,讓影像不再只是之於某物的意識,而是還原成影像自身圖像的可能;第四章則回顧我的歷年作品──試圖打破美術館與建築的界線,透過「語境」的再操弄(manipulate),與數位技術中對展示空間「光源」的重組,來重新連結「建築」、「圖像」、「投影」在視覺上與當代展示空間和日常生活的關係。
關鍵字: 建築、次薄、影像、感知、後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