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連同書面報告
113-13 帷幕之外:重構的現實 (謝宇喬)
書籍編碼: 113-13
中文題目: 帷幕之外:重構的現實
英文題目:Reconstructed Reality Beyond the Curtain
研究生: 謝宇喬
指導教授: 林俊吉 教授
發表時間: 114年6月
摘要: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以「帷幕之外:重構的現實」作為命題,透過作品與理論的交織,探討了數位影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成邏輯及其背後的文化、技術與政治性。論文旨在揭示數位媒體如何透過技術操作和符號操控,影響人類感知現實的方式,並強調影像生產過程中的權力結構與選擇性排除機制。
在第壹章緒論部分,分為三節,分別從創作源起、早期實驗的作品與媒材探索過程,漸漸梳理與歸納出自己在進入研究所前的關注面向,對於媒體資訊熱與當代觀看經驗的初步探索。
而第貳章的學理基礎,透過電影《楚門的世界》作為引言,分為三節討論,第一節引用齊格蒙‧包曼的「液態現代性」概念來解釋現代社會中的不穩定與靈活性,並延伸到視覺經驗的流動多變的探討,並試著分析藝術家希朵‧史戴爾的作品;第二節則進一步探討數位影像中的「弱影像」、「迷因」與「微小敘事」等概念,指出其如何形塑當代社會中的訊息流動與文化消費;第三節則是透過綠幕的背後運作邏輯,思考影像技術如何影響全球化影像生產系統中的「可見性」與「排除」機制,並進一步反思媒介技術如何框定了人類的觀看範疇與現實理解。
第參章則為過去作品回顧,闡述過往四件作品《混沌心樂園》、《混沌心樂園 II》、《旅遊寫生》、《旅遊寫生》的創作動機、理念、呈現方式,以及與前一章的學理基礎作為呼應。
第肆章則是展覽計畫《帷幕之外:重構的現實》,將試著超越以人為本的框架,嘗試探索在當前全球化與資訊科技急速變化的時代,各種系統和尺度的轉換中,同時技術也決定了人的認知視角與想像空間,那麼透過可見的技術或不可見無形的中介物、與其他生命系統的對話中,人類的主體性定位又還能如何可能?
第伍章為結語,總結了本研究的核心論點,同時融入個人的思考與反省,凝練出具有獨特性的個人觀點。
關鍵字:觀看政治、傳播媒介、流動性、扁平化、綠幕、機制系統、不可見的感知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