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連同書面報告
107-08 《部分》不可描述的主體(林申)
書籍編碼: 107-08
中文題目: 《部分》不可描述的主體
英文題目: 《Fragment》The Subject of The Bar Line
研究生: 林申
指導教授: 袁廣鳴
發表時間: 108年6月
摘要:
精神疾患的引發,對不同個案而言,可能來自於不同的情況導致。但病症的顯現與隱藏,在於案主的自我意願有關,願意將表明症狀,自主求診或克制症狀的顯露,隱藏其中。而意識到了病症引發,到採取如何去面對又是另外一個課題。
此論文在於書寫2016~2018年間精神疾患引發到確診與持續就醫、服藥的兩年間,主體消失或是對於時間軸上記憶空白的「之前」與「之後」。過程中,在醫學、藥學與精神分析介入之後,回頭探討中斷記憶之前的的藝術創作,重新耙梳試圖找尋過往作品傳遞對自我隱藏的訊息。
在第二章,回顧-2018年5月,解釋所患的精神疾病名稱變化之歷程與演變,與提出患有精神疾病的當代藝術家之創作。
第三章,家與感情狀態-2016年之前,提出家庭關係和親密關係者所帶來的影響之創作《造訪____:魂魄的懸念》、《親愛的》與《從未到達的明日》三件作品,發現雖然是自我情感創作,但起因皆是源自於「他者」所帶來的情緒記憶,在無意識之下或有自覺的轉化而成的作品。因此先是提出了關於自我、本體存在的疑問,從而探討主體意識與病症引發之原因,再講述三件作品創作歷程。
第四章,回神-2019年,發現自己透過回顧過往創作陷入情境再現,也隱藏自己的焦慮與不安,想用創作來展示圓滿的自己。發現了錯誤後,將自己導回,並透過文字整理藝術歷程中不斷失去自我的自己,並試圖回到創作初衷。
第五章,部分的自己-現在,回頭由內而外檢視,透過碎裂的本質,拼湊一個模樣,但儘代表部分的自己,面對正在經歷的,無需光亮、無關療癒更不去證明自己的完整,而是單純的呈現、現在僅能呈現的、部份的自己。
第六章,結論,則是將創作各階段到現今做整理及未來展望。
關鍵字:精神分析、語言、身體、記憶、家、感情、新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