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5來自城市景觀的多重幻象—數字與地景的交互再譯(葉雅婷)
書籍編碼: 113-05
中文題目: 來自城市景觀的多重幻象—數字與地景的交互再譯
英文題目: Multi-layered Mirage from Urban Landscape: The Inter-retranslation between Digits and Landscape
研究生: 葉雅婷
指導教授: 袁廣鳴教授
發表時間: 114年1月
摘要:
本文從作者與城市景觀的關係出發,探討人類對自然的控制與本能需求,並延伸至媒介時代如何影響人們對地方的認識。緒論透過城市景觀帶來的不適感切入,說明影像等媒介如何介入地景的感知與詮釋。
第一章以地理學方法討論地景文本的建構,從現象學的「交纏」概念出發,探討寓居於地景的經驗,並透過漫遊的身體作為凝視地景的距離、發展地景創作的契機。進一步引入測量的概念,將不精準的製圖方式作為策略,開展地景詮釋的多重張力。
第二章關注技術如何影響地景影像的創作與意義。第一節討論「技術物」作為人與地景的中介,分析數位後製與自動對焦技術如何平衡創作者的主觀意志,以機器的特質紀錄地景。第二節探討數位樣態下的記憶技術,包括隨機生成與系統串聯,延伸至數位時代的圖像意識與地景影像的意義轉變,如何形塑作品的詩意與想像。
第三章回應前兩章的理論基礎,透過創作實踐進一步論證。分述作品《空地》——在影像中拆遷、《Alba》——自動對焦的景深切片、《Alba v. 2》——電與地理的互文,透過數位媒介再譯城市地景。
第四章聚焦展覽《距離的切片》,探討影像裝置如何透過空間與光線延伸其內容與載體,並分析數位地圖如何形塑人類與地方的關係,以及機器圖像意識如何被建構。在此框架下,論文試圖揭示數位媒介如何翻攪人類、城市與機器的交互狀態,並進一步思考技術時代中的地景創作與詮釋方式。
關鍵字:地景詮釋、記憶技術、切片、機器圖像意識